1. <p id="rbfwi"></p>
  2. <output id="rbfwi"><strong id="rbfwi"><small id="rbfwi"></small></strong></output>
    <tr id="rbfwi"><label id="rbfwi"></label></tr>
    <table id="rbfwi"></table>
  3.   站內搜索:
    新聞中心
      行業資訊 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行業資訊  
    如何科學合理使用抗生素?
    發布時間:2011-12-09 文章來源:科技日報  瀏覽次數:8661

       

        抗生素是一種讓人喜讓人憂的藥物。它既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,甚至挽救生命,但又會出現耐藥性越來越強的新一代細菌?倕⒖傖t院在科學管控抗生素使用方面的做法,或許能為醫療行業帶來某些啟示。請關注——  

        今年,軍地有關部門多次召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會議,先后制定出臺了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》等規章制度,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相繼展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檢查。除了政府機關制定的這些“硬杠杠”,還有什么力量在推動抗生素使用朝著合理規范的方向發展呢?近日,筆者在抗生素使用的主要源頭醫院進行了探尋,發現總參總醫院(解放軍第309醫院)在科學管控抗生素使用方面有新的做法,或許能為醫療行業帶來某些啟示。

        抗生素讓人喜讓人憂

        自1928年英國人弗萊明在實驗室里發現了青霉素,抗生素自此誕生;仡櫩股貑柺83年的歲月,不禁讓人歡喜讓人憂?股卦跉⑺来蟛糠旨毦耐瑫r,也篩選出細菌的耐藥基因,這種基因在其下一代中繼續保留,于是出現耐藥性越來越強的新一代細菌。

        總參總醫院藥劑科馮端浩主任介紹說,從抗生素問世起,耐藥菌也就應運而生了。開發一種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,而一代耐藥菌的產生只要兩年,可見耐藥菌的衍生遠快于新抗生素的研發。據統計,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數約為700萬,到了1999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數上升到2000萬。直到媒體開始對超級細菌爆料,普通民眾才發現,抗生素與微生物制衡的天平已經被打破。我國早在2004年就出臺了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》。7年過去了,盡管政府多次下發文件通知,但效果并不明顯。相反,超級細菌、耐多藥菌不斷出現,抗生素的使用仍居高不下。在我國抗生素人均年消費量138克左右,美國僅13克。而多數醫院的實際情況是: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達70%,其中外科患者比例高達97%。監測報表顯示,患者住院一次使用抗生素可達5種之多。

        多管齊下遏制濫用

        當國家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“濫用抗生素毀掉了中國一代人”時,聞者均振聾發聵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紛紛行動起來,積極響應“史上最嚴”的抗生素整治行動。

        總參總醫院劉希華院長介紹說,為確保合理使用抗生素,醫院堅持兩條腿走路,一方面按照制度規定嚴管理,另一方面依據科學手段定方向。醫院上至科室主任、下至合同聘用人員均重溫了抗菌藥物使用的有關規定,按照醫、技、護系列分別組織考核,讓規章制度熟于心、踐于行;嚴把門診、住院、手術等抗生素使用標準關,每月通報、點評抗菌藥物使用情況,對沖關者分別進行公示、批評、處罰,連續兩個月違規使用超過3次者,停止其處方權兩個月。

        引進高尖設備、開發新特技術,是總參總醫院的一項重要舉措。今年初,醫院投入大量資金,在原有1臺微生物鑒定儀的基礎上,又引進了3臺國際上最先進的全自動微生物鑒定藥敏分析儀和血培養儀。新儀器大大提高了檢測速度,最快3小時出菌種鑒定結果,4—8小時出藥敏報告,可比以往提前10小時用于指導臨床用藥;細菌譜寬泛,能鑒定600多種病原菌,菌種涵蓋了臨床已知所有常見和罕見菌,鑒定準確率在97%以上。檢驗科董梅主任表示,準確檢驗出患者感染的病原菌,可以直接告訴醫生對號入座,無需跨用高級、廣譜的藥物,避免了過度甚至濫用抗生素。

        此外,總參總醫院建立了科學有效的藥學服務機制。藥劑科在負責分發藥物、調配制劑時,將角色定位為臨床治療團隊的一員,主動下科室宣講用藥法規、政策和知識,解讀藥學疑問,規避用藥風險;為電子處方系統加掛藥學服務智能提示功能,醫生開具抗生素等藥物名稱時,系統將自動跳出對話框,提示藥品分級、適應癥、不良反應、禁忌癥等信息,幫助醫生恰當選擇使用;開發處方點評系統,設專人專職對醫囑、處方進行全樣本24小時審核、點評,通過對不合格處方的反復點評溝通,不僅夯實了醫生的基本功,提高了醫院處方合格率,也控制了抗生素的使用。

        遵循科學事半功倍

        為了讓更多的患者享受到科學進步帶來的實惠,總參總醫院實施分段計費,降低患者付費。比如:微生物檢測,包括標本培養、菌種鑒定、藥敏試驗,“一條龍”檢測項目,醫院人為地分步實施,進行單項收費。標本培養出致病菌才做菌種鑒定和藥敏試驗,否則只收細菌培養費用。檢查按需要而設定,為患者省錢的同時也避免了醫療資源的浪費,大大提高了抗生素靶向殺滅致病菌的比例。

        依靠科學檢測合理使用抗生素,不僅能減少經驗用藥導致的濫用抗菌藥物和耐藥細菌的產生,而且還能避免誤診、誤治的發生。醫院曾收治一位鄂爾多斯市牧區患者,因無明顯誘因腰痛,致使活動受限,當地醫院診斷為“腰間盤突出癥”,住院行保守治療,癥狀無明顯好轉,今年5月初來總參總醫院治療。入院后完善相關檢驗、檢查,檢驗科微生物室血培養發現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,經鑒定為馬爾他布魯菌。臨床依據此診斷患者為布氏桿菌病進行隔離治療立即見效。布魯菌的及時檢出及準確鑒定充分證明了科學檢測的重大意義,不僅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及時準確的治療,也避免了疾病的擴散傳播。

        臨床上,依靠科學檢測不僅讓抗生素使用更加合理,有時甄別出來就是危重患者的救命藥。ICU曾收治了一位患者,肺部感染癥狀明顯,高燒不退,幾度搶救,生命危在旦夕。臨床已經使用了泰能、萬古霉素、兩性霉素B大萬能用藥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檢驗科報告通過幾次血培養,發現患者感染了嗜麥芽窄食單胞菌,該菌對泰能天然耐藥,對復方新諾明敏感。這個消息如同雪中送炭,調整用藥后,患者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上一篇: 衛生部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
    下一篇: 我們可能有錯誤——血培養注意事項
    在線留言 | 聯系我們
    地 址:合肥市高新區天達路71號華億科學園F幢4樓    版權所有:合肥恒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    皖ICP備11018034號-2    技術支持:浪訊科技
    啪啪动态图